1. 普洱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信息化平臺,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 首頁>> 旅游文化>> 旅游動態

            旅游動態

            瀾滄:文化扶貧結碩果 奏響拉祜山鄉新生活

            更新時間:2021-07-21瀏覽次數:553來源:拉祜瀾滄

            筑牢文化文明之基,補足信仰精神之鈣,引領脫貧發展之舵,這是扶貧攻堅系統工程中文化脫貧的責任與擔當。近年來,瀾滄縣立足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充分利用少數民族群眾能歌善舞的特點,依靠自身優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扶貧之路。


            微信圖片_20210721145809.jpg

            位于拉祜山鄉大山深處的酒井鄉勐根村老達保村民小組是瀾滄著力打造的文化扶貧示范點,行走在老達保寬闊平坦的道路上,眼前所見的是坐落有序的拉祜古民居,村容村貌干凈整潔,道路兩側鮮花瓜果飄香,歡快的拉祜歌聲縈繞耳際。很難想象,過去的老達保,是一個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的典型少數民族山區貧困村寨,“交通基本靠走、喝水基本靠背、通信基本靠吼”形容的正是老達保村的落后面貌


            微信圖片_20210721145815.jpg

            娜倮,這個普通地道的拉祜農家婦女,憑著對民族音樂的摯熱之情,帶領著老達保村民用歌聲唱出幸福生活,唱上央視舞臺、唱進國家大劇院,還漂洋過海唱到國外,讓老達保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斷崛起。全寨116戶480人,2020年累計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2戶402人全部脫貧。

            微信圖片_20210721145926.jpg

            多年來,除了讓文化“走出去”,老達保也一直在努力把游客“引進來”。從一個貧困村成為如今遠近聞名的拉祜文化名村、旅游產業新村,這便是得益于黨委、政府對本土民族文化的重視與挖掘。2013年成立演藝公司至今,就地演出760余場次,接待游客12.5萬余人次,實現演出收入430萬元,群眾分紅345萬元,演藝人員年人均分紅達17285元,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72萬元。2020年10月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2020年11月被列入云南省旅游扶貧示范村,2021年1月老達保文化扶貧項目被確定為首批全國脫貧攻堅交流考察點。

            微信圖片_20210721145949.jpg

            2020年6月,素有“擺舞之鄉”的東回鎮班利村又一依托民族文化“軟資源”,大力弘揚拉祜族傳統文化,成立了拉祜啵喋演藝公司,130位村民成了公司的演員。

            微信圖片_20210721145952.jpg


            東回鄉班利村是個拉祜族傳統民風民俗,民族禮儀、民族歌舞保存完好的地方,全村1077戶中有479戶貧困戶,2020年全村實現脫貧,村里的泥巴路變成水泥路,60%的農戶蓋起磚瓦房。年人均純收入從2000多元增加到6615元。

            微信圖片_20210721150119.jpg

            近年來,瀾滄縣依托民族文化帶動旅游,依托旅游促進就業。隨著瀾滄縣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旅游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依托旅游盤活資產,依托旅游帶動副業,讓百姓們搭上了民族文化促脫貧的“致富快車”。據統計,十三五期間,瀾滄縣接待國內外游客1695.0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73.21億元。?

            微信圖片_20210721150159.jpg

            此外,瀾滄縣積極探索文化扶貧新路徑,借助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展文化扶貧,全縣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項,傳承人3人。2020年全年舉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牡帕密帕》培訓班10期、《拉祜族蘆笙舞》培訓班13期。年均開展文化惠民下鄉演出1000余場次,創作脫貧攻堅題材小戲及情景劇100余件,不斷提升文化扶貧的內生動力。

            微信圖片_20210721150204.jpg

            如今,全縣已實現161個行政村(社區)農家書屋全覆蓋,157個行政村全部通廣播電視,實現廣播電視信號99%覆蓋,20個鄉鎮文化綜合業務樓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主辦單位:普洱市商務局承辦單位:普洱電商服務信息化服務中心

            運行維護:普洱英智科技有限公司政務信息專線:400-870-1772

            滇ICP備15004425號-4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伦片